最后一片重100吨的T型梁稳稳落下。 李富彬 摄
成兰铁路成川段高原区段海拔平均3000米以上,属高原高寒地区,地质条件具有“四极三高”显著特点,即地形切割极为强烈、构造条件极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极为软弱破碎、汶川地震效应极为显著;高地壳应力、高地震烈度、高地质灾害风险;给架梁施工带来极大考验。
T型架设后工人师傅正在进行焊接。 刘忠俊 摄成兰铁路公司成兰指挥部指挥长肖霞林表示,高原空气稀薄,缺氧严重,在高原区段架梁施工作业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其次高原气候条件恶劣,昼夜温差大,强对流天气多发,雨雪天气频繁,对T梁运输和架设是一个巨大挑战,T梁运输长达180公里左右。同时铁路高原段以长大隧道群居多,隧道内作业空间狭长,作业环境差,需克服隧道通讯、通风、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长大坡道运输等诸多困难。
据了解,为加快施工进度,中铁八局设立了什邡、松潘两个制梁场。其中,松潘制梁场位于松潘县青云镇境内,毗邻九寨沟、黄龙、牟尼沟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地,对此项目部在制梁场配置了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施工废水零排放,同时对各铺架工点、桥机班生活垃圾采取随车携带、分类处理方式。“将每一辆运梁车变成移动“补给站”,为高原区段施工提供坚强保障。”中铁八局成兰铁路项目部经理张华称,全线T梁架设顺利完成,进一步加快了成兰铁路开通运营时间。
T型梁架设现场。 刘忠俊 摄据悉,成兰铁路建成后成都前往松潘仅需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了两地间的通行时间,对完善中国西部铁路网,让西南与西北两大区域联系更加紧密。(完)
2100年,2/3冰川可能消失****** 图片来源:pixabay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对本世纪不同排放场景下的冰川质量损失进行了新的预测。相关研究1月5日发表于《科学》。 研究表明,根据当今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本世纪全球可能损失多达41%,或者至少26%的冰川。 这些预测将被汇总到全球温度变化场景中,补充有关气候变化的讨论内容,例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进行的讨论。 卡内基·梅隆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助理教授David Rounce团队发现,如果继续投资化石燃料,在未来场景中,按质量计算超过40%的冰川将在本世纪内消失,而按照数量计算,超过80%的冰川可能会消失。在最好的低碳排放场景下,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被限制在1.5℃以内,但按质量计算仍有超过25%的冰川质量将消失,按照数量计算则有近50%的冰川将消失。 按照冰川的标准,这些消失的冰川大多数都很小(不到1平方公里),但它们的消失会对当地的水文、旅游、防灾和文化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该研究为区域冰川建模提供了更好的背景,Rounce希望这有助于促使气候政策制定者将温度变化目标降低到2.7℃以内——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承诺的目标。 如果温度上升超过2℃,则欧洲中部、加拿大西部和美国等地的较小冰川将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如果温度上升3℃,这些地区的冰川几乎将完全消失。 Rounce指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需要很长时间。他将冰川描述为流动极其缓慢的河流。今天的减排努力并不能消除以前排放的温室气体,也不能阻止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意味着即使完全停止碳排放,其正面效应也需要30年至100年才能反映在冰川质量损失率上。 许多因素决定了冰川质量的流失,Rounce的研究推动了用模型解析不同类型的冰川的研究,包括潮汐冰川和碎片覆盖的冰川。前者指漂于海洋的冰川,这导致它们在这个边界失去了很多质量。后者则指被沙子、岩石和巨石覆盖的冰川。 Rounce此前的研究表明,碎屑覆盖层厚度和分布可能对整个区域的冰川融化速率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这取决于碎屑的厚度。在这项最新研究中,他发现,解释这些过程对全球冰川预测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分析单个冰川时却发现了质量损失的巨大差异。 该模型还使用前所未有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校准,包括对每个冰川的单独质量变化进行观测,从而提供了冰川质量变化的更完整、更详细的图像。可以说,超级计算机对于支持最先进校准方法的应用和不同排放场景的大规模集成必不可少。(王方)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